踏歌是什么意思

踏歌是什么意思

踏歌,漢民族傳統(tǒng)舞蹈。其舞蹈具有*百科*漢代女樂舞蹈的形態(tài)特征:一是“懷愨素馳杳冥的高蹈周游”,以端誠的神態(tài)追尋曠遠(yuǎn)的境界促成了女樂舞蹈“高蹈周游”的形態(tài)特征;二是“動赴度顧應(yīng)聲機訊體輕”,漢代女樂舞者以“纖腰”、“輕身”為美,舞蹈“機迅體輕”卻又節(jié)奏感極強,如賦中所說“兀動赴度,指顧應(yīng)聲”,舞者時而“綽約閑摩”,時而“紛飆若絕”,時而“翼爾悠往”,時而“回翔竦峙”;其三,是“軼態(tài)橫出,瑰姿譎起”,交長袖,手足并重,“委蛇姌裊,云轉(zhuǎn)飄忽”。

舞蹈動作運用了“一邊動”的獨特舞姿,180度運動彌補了動作的協(xié)調(diào)對稱,基本是“一順邊”運動。

如:頓步向后甩右手,再用肩帶右臂向左前方扣蓋、頓步;然后,向前行進,右手曲小臂向后、向前,由低到高前后收送、第八拍,斜前舉臂的動作。這樣典型的“一順邊”動作使舞蹈更顯得新穎別致,別有一番韻味。

忽聞岸上踏歌聲的踏歌是什么意思

李白乘船剛要走,忽然聽見岸上的傳來踏歌的聲音.“欲”是“要”的意思.“踏歌”是唐時人的一種舞蹈,邊唱邊跺腳打著節(jié)拍.汪倫很尊敬李白,很舍不得他走.他與李白的朋友感情很深,李白很受感動.

請問什么是踏歌

**傳統(tǒng)民間舞蹈,又名跳歌、打歌等。從漢唐及至宋代,都廣泛流傳。

它是一種群舞,舞者成群結(jié)隊,手拉手,以腳踏地,邊歌邊舞。

據(jù)《后漢書·東夷列傳》記載:“晝夜酒會,群聚歌舞,舞輒數(shù)十人相隨,踏地為節(jié)?!钡搅颂拼?,踏歌一方面在民間更為廣泛地流傳,成為一種重要的群眾自娛性活動;另一方面,被改造加工成為宮廷舞蹈,出現(xiàn)了繚踏歌、踏金蓮、踏歌辭等宮廷舞樂。唐睿宗先天二年(713)元宵節(jié),皇家在安福門外舉行有千余婦女參加的踏歌舞會,人們在高20余丈、燃著 5萬盞燈的美麗輝煌的燈輪下載歌載舞,跳了3天3夜,場面極為壯觀。對這種當(dāng)時極為盛行的舞蹈,唐代許多詩人都有所描述,如劉禹錫的《踏歌詞》:“春江月出大堤平,堤上女兒連袂行”;“新詞宛轉(zhuǎn)遞相傳,振袖傾鬟風(fēng)露前”;又如顧況的《聽山鷓鴣》“踏歌接天曉”等。

據(jù)劉禹錫的《竹枝詞序》記載,踏歌以聯(lián)唱《竹枝詞》、吹奏短笛、鼓來伴奏。舞時不分男女,圍成圓圈,手牽手,邊歌邊舞,情緒歡樂。唐人踏歌的類型有:踏地為節(jié)、連袂舞;頓足踏歌、拍手相合;擇場跳月以擇偶等。

宋代每逢元宵、中秋,都要舉行盛大的踏歌活動,正如蔡卞在《宣和畫譜》里描寫的:“中秋夜,婦女相持踏歌,婆娑月影中?!蓖瑫r也有風(fēng)格迥然不同的男子踏歌,在馬遠(yuǎn)的名畫《踏歌圖》中,繪有4位老人在蜿蜒的山路上踏歌,上有寧宗**的題詩:“宿雨清畿甸,朝陽麗帝城;豐年人樂業(yè),壟上踏歌行?!贝送?,在西南少數(shù)民族舞蹈中,如納西族的阿哩哩、跳腳,彝族的打跳等,都屬踏歌一類的舞蹈形式。

流行的舞步如半方半轉(zhuǎn)、兩方兩轉(zhuǎn)、蒼蠅搓腳、喜鵲登高等,也都有踏歌舞姿的遺風(fēng)。踏歌從唐代已傳入東鄰日本。天武**三年(674)在大極殿曾演出踏歌。

此后,在日本正月十四男踏歌、正月十六女踏歌之風(fēng)相沿成俗。在日本,歌嬥、歌垣、盆踴都是踏歌的演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