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盡已無擎天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出自
荷盡已無擎天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出自
雨蓋:喻指荷葉擎雨蓋:遮雨的荷葉傘
“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”出自宋朝詩人蘇軾的古詩作品《贈劉景文》**二句,其全文如下: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。一年好景君須記,正是橙黃橘綠時。
【注釋】1、劉景文:劉季孫百科(1033~1092),字景文,祥符(今河南開封)人。
宋仁宗嘉祐間,以左班殿直監(jiān)饒州酒務(wù),攝州學(xué)事(《石林詩話》卷下)。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庫副使為兩浙兵馬都監(jiān)。因蘇軾薦知隰州。仕至文思副使2、擎:文中指舉,向上托。
(擎雨蓋:喻指向上托舉荷葉)3、傲霜:文中指不怕霜凍,堅強不屈【解說】荷葉敗盡,像一把遮雨的傘似的葉子和根莖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樣亭亭玉立;菊花也已枯萎,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風(fēng)中依然顯得生機勃勃。別以為一年的好景將盡,你必須記住,最美的景色是在秋末冬初橙子黃了、橘子綠了的時候。
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.這兩句話是誰的詩?
“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”這兩句出自蘇軾的《贈劉景文》,對仗工整,形象鮮明,抓住了荷花、菊花秋盡東來時的形象特色——綠葉枯敗落盡,但是依然孑孓獨立,營造出一絲大勢中獨立、風(fēng)骨的味道來。
這正是蘇軾要勸誡劉景文雖然年事已高,但仍然要勉力前行的詩歌內(nèi)容的情感鋪墊。
因為有這兩句對初冬形象描寫,才引出后兩句經(jīng)典來——“一年好景君須記,最是橙黃橘綠時”。
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.出自哪里?
“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”出自北宋蘇軾《贈劉景文》的七絕詩,意為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;菊花雖也枯萎,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風(fēng)中依然顯得生機勃勃。表達(dá)了詩人堅強不屈、樂觀向上的高潔品格。
全詩如下:《贈劉景文》——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。
一年好景君須記,正是橙黃橘綠時。
荷盡已無擎雨蓋全詩意思
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,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。一年中**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,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黃桔綠的時節(jié)啊。
荷盡已無擎雨蓋全詩意思 出自《贈劉景文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。
一年好景君須記,正是橙黃橘綠時。 譯文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,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。一年中**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,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黃桔綠的時節(jié)啊。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寫贈給好友劉景文的。
詩的前兩句寫景,抓住“荷盡”、“菊殘”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。“已無”與“猶有”形成強烈對比,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。后兩句議景,揭示贈詩的目的。
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,但也有碩果累累、成熟豐收的一面,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(jié)無法相比的。詩人這樣寫,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,雖已青春流逝,但也是人生成熟、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,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,樂觀向上、努力不懈,切不要意志消沉、妄自菲薄。
荷花已無擎雨蓋,菊花猶有傲霜枝是哪一首古詩
不是“荷花已無擎雨蓋,菊花猶有傲霜枝”,而是“荷盡”、“菊殘”。
“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”出自蘇軾的《贈劉景文》:
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。
一年好景君須記,最是橙黃橘綠時。
“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?!?br/>
目之所及,殘荷敗菊,雖然一片荒涼,老枝卻挺立寒霜,另有一些風(fēng)度。
殘荷葉敗菊花殘,只剩下了寒霜中挺立的老枝。
“一年好景君須記,最是橙黃橘綠時。
”
兩句則話鋒一轉(zhuǎn),和大多數(shù)人看到秋冬就蕭瑟的感覺不一樣,蘇軾反而覺得,這樣的季節(jié)才是一年中**的季節(jié),因為這正是收獲的季節(jié),橙子黃了,橘子還未成熟,帶有勃勃生機的綠色。
朋友,你要記住,這橙黃橘綠的日子,才是一年中**的時節(jié)啊。
這是描寫秋末冬初的景色,荷盡菊殘,看似蕭蕭瑟瑟,卻橙黃橘綠,另有一番風(fēng)情。
“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。”
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,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。這是北宋文學(xué)家蘇軾創(chuàng)作的一首七言絕句《贈劉景文》中的前兩句。
全詩如下:《贈劉景文》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。
一年好景君須記,正是橙黃橘綠時。這首詩的大意是,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,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。一年中**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,那就是在橙子金黃、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(jié)啊。這首詩作于元祐五年(公元1090年),是送給好友劉景文的一首勉勵詩。
此詩前半首說“荷盡菊殘”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氣節(jié),后半首通過“橙黃橘綠”來勉勵朋友困難只是一時,樂觀向上,切莫意志消沉。抒發(fā)作者的廣闊胸襟和對同處窘境中友人的勸勉和支持,托物言志,意境高遠(yuǎn)。蘇軾(1037—1101年),字子瞻,號東坡居士,宋代重要的文學(xué)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,宋代文學(xué)**成就的代表。
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省眉山市)人。嘉祐(宋仁宗年號,1056~1063)年間“進(jìn)士”。其文汪洋恣肆,豪邁奔放,與韓愈并稱“韓潮蘇?!薄?/p>
其詩題材廣闊,清新雄健,善用夸張比喻,獨具風(fēng)格,與黃庭堅并稱“蘇黃”。詞開豪放一派,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稱“蘇辛”。 又工書畫。
有《東坡七集》、《東坡易傳》、《東坡樂府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