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日是什么節(jié)?

10月1日是什么節(jié)?

十月一日,為送寒衣節(jié)。這**,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,謂之送寒衣。

與春季的清明節(jié),秋季的中元節(jié),并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“鬼節(jié)”。

民間傳說,孟姜女新婚燕爾,丈夫就被抓去服謠役,修筑萬里長城。秋去冬來,孟姜女千里迢迢,歷盡艱辛,為丈夫送衣御寒。誰知丈夫卻屈*在工地,還被埋在城墻之下。孟姜女悲痛欲絕,指天哀號呼喊,感動了上天,哭倒了長城,找到了丈夫尸體,用帶來的棉衣重新妝殮安葬。

由此而產(chǎn)生了“送寒衣節(jié)”。春夏秋冬往復(fù)循環(huán),十月為孟冬。十月一日是進入寒冬季節(jié)的**天。

由生者的御寒加衣,想到*者的防冷需要。晉南地區(qū)送寒衣時,講究在五色紙里夾裹一些棉花,說是為亡者做棉衣、棉被使用。晉北地區(qū)送寒衣時,要將五色紙分別做成衣、帽、鞋、被種種式樣。

甚至還要制作一套紙房舍,瓦柱分明百科,門窗俱備。這些紙制工藝品除體積縮小之外,看上去比真房院還要精致漂亮。凡屬送給*者的衣物、冥鈔諸物,都必須燒焚,只有燒的干干凈凈,這些陽世的紙張,才能轉(zhuǎn)化為陰曹地府的綢緞布匹、房舍衣衾及金銀銅錢。

只要有一點沒有燒盡,就前功盡棄、亡人不能使用。所以十月一日燒寒衣,要特別認真細致。這種行動雖然看來好笑,卻也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崇敬,屬于一種精神上的寄托。民間送寒衣時,還講究在十字路口焚燒一些五色紙,象征布帛類。

用意是救濟那些無人祭祖的絕戶孤魂,以免給親人送去的過冬用物被他們搶去。焚燒寒衣,有的地方在亡者墳前進行,講究在太陽出山前上墳。有的地方習(xí)慣在門前焚燒祭物。雁北許多地方及晉中的平遙等縣,傍晚婦女要在門外放聲大哭。

臨縣舊日傳有一詩:“粘紙成衣費剪裁,凌晨燒去化灰埃。御寒泉臺果否用?但聞悲聲順耳來!”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,又對其傳說效應(yīng)提出了質(zhì)疑。兒女們守孝,穿三年孝服。孝滿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換穿常服。

先人的遷墳合葬等儀式,民間也總是習(xí)慣在十月一日進行。民間在十月一日,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,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征過冬的傳統(tǒng)活動。婦女們要在這**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,讓兒女、丈夫換季。

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,不適宜穿棉,也要督促兒女、丈夫試穿一下,圖個吉利。男人們則習(xí)慣在這**整理火爐、煙筒。安裝完畢后,還要試著生一下火,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。

十月一日,婦女忌出行。民間改善生活,山區(qū)興吃蕎面、莜面。

農(nóng)歷十月一有吃餃子的習(xí)俗嗎

有,農(nóng)歷十月一日是寒衣節(jié),要吃餃子的。
農(nóng)歷十月初一,被古人認為是冬天的**天,人們怕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,祭祀時除了食物、香燭、紙錢等一般供物外,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——冥衣。

在祭祀時,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,叫作“送寒衣”,故又稱這天為寒衣節(jié)。

每年農(nóng)歷冬至這天,不論貧富,餃子是北方人必不可少的節(jié)日飯。諺云:“十月一,冬至到,家家戶戶吃水餃?!边@種習(xí)俗,是因紀念“醫(yī)圣”張仲景冬至舍*留下的。

擴展資料:
關(guān)于寒衣節(jié)的來歷,據(jù)考證,早在周朝時,農(nóng)歷十月初一是臘祭日,這天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,后來又經(jīng)過秦朝以及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等多個朝代的演變,最終將這天定為“寒衣節(jié)”。

同時,這**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,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(guān)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(妹子們又有個理由可以買買買了)。
除此之外,還有一段比較經(jīng)典的“寒衣節(jié)”傳說,據(jù)傳說,孟姜女新婚不久,丈夫就被抓去修筑萬里長城。
孟姜女千里迢迢來到長城腳下,為丈夫送衣御寒,誰知道丈夫已經(jīng)累*,并被埋在城墻里,孟姜女悲痛欲絕,晝夜痛哭,終于感動了上天,哭倒了長城,最終用咬破手指“點血入骨”的方式找到了丈夫遺骨,并用帶來的棉衣重新裝殮,懷抱著丈夫的遺骨,縱身跳海殉夫。

長城內(nèi)外便將農(nóng)歷十月初一這天,稱作“寒衣節(jié)”。

10月1日是什么節(jié)日

10月1日是國慶節(jié)、國際老人日、國際音樂節(jié)、世界素食日。
1、國慶節(jié)
中華*****國慶節(jié)又稱十一、國慶節(jié)、國慶日、**國慶節(jié)、國慶黃金周。

******宣布自1950年起,以每年的10月1日,為中華*****宣告成立的日子,即國慶日。

2、國際老人日
為促使國際**關(guān)注人口老齡化問題,1990年12月14日,聯(lián)合國大會通過第45/106號決議,指定10月1日為國際老年人日。規(guī)定從1991年開始,每年的10月1日為“國際老人日”。

3、國際音樂日
1979年,在澳大利亞舉行的國際音樂委員會第18屆大會上,通過了一項議程,定于從1980年開始,10月1日為“國際音樂日”。國際音樂日是各國音樂家進行國際性音樂文化交流的日子,世界上許多**都舉辦音樂文化交流活動,進行各種音樂演出。

國際音樂委員會每兩年在“國際音樂日”發(fā)獎一次,獎勵那些在音樂創(chuàng)作,表演,音樂教育等方面有重大貢獻的音樂家。

4、國際素食日
國際素食日(或國際素食節(jié)),是一個自1986年開始來源于印度的一個節(jié)日,原稱“世界無肉日”,定于每年的11月25日,漸漸發(fā)展為一個世界性節(jié)日。這**世界各地許多屠房停宰、飯?zhí)冕t(yī)院監(jiān)獄等會供應(yīng)全素食品。

當(dāng)年就有超過950萬人響應(yīng)該運動。

10月有什么特殊節(jié)日

10月有國慶節(jié);世界教師日;國際盲人節(jié);聯(lián)合國日;世界勤儉日。1、中華*****國慶節(jié)中華*****國慶節(jié)又稱十一、國慶節(jié)、國慶日、**國慶節(jié)、國慶黃金周。

******宣布自1950年起,以每年的10月1日,為中華*****宣告成立的日子,即國慶日。

2、世界教師日每年的10月5日為世界教師日。該主題日于1994年由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共同發(fā)起。世界教師日旨在贊揚和感謝全世界教師為教育事業(yè)和人類作出的貢獻,并引起對教師的世界性關(guān)注,幫助教師維護自身權(quán)益。3、國際盲人節(jié)1984年,在沙特***首都利雅德召開的世界盲人聯(lián)盟成立大會上,確定每年的10月15日為“國際盲人節(jié)(WhiteCaneSafetyDay)”,這使盲人在國際上**次有了統(tǒng)一的組織和自己的節(jié)日。

在這以前,盲人節(jié)沒有固定的日子,一些歐洲**的盲人們經(jīng)常在秋天舉行文藝活動,并把這項活動的紀念日稱為“白手杖節(jié)”。4、聯(lián)合國日聯(lián)合國日(UnitedNationsDay)是1947年聯(lián)合國大會為紀念《聯(lián)合國**》正式生效和聯(lián)合國正式成立而確定的節(jié)日。節(jié)日日期為每年10月24日,主題為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,發(fā)展國際間友好關(guān)系,促進經(jīng)濟、**、文化及人類**等方面的國際合作。

5、世界勤儉日10月31日世界勤儉日(WorldThriftDay)最早是在1924年舉辦的**屆國際儲蓄銀行大會上由意大利教授提出并最終于2006年由聯(lián)合國確立的。該節(jié)日的確立旨在**人們勤儉節(jié)約以共同應(yīng)對日益嚴重的資源危機,進而促進**的健康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
十月一日是什么節(jié)日

十月一日為國慶節(jié)。
國慶節(jié)是由一個**制定的用來紀念**本身的法定假日。

它們通常是這個**的獨立、憲法的簽署、元首誕辰或其他有重大紀念意義的**紀念日;也有些是這個**守護神的圣人節(jié)。

雖然絕大部分**都有類似的紀念日,但是由于復(fù)雜的政治關(guān)系,部分**的這一節(jié)日不能夠稱為國慶日,比如美國只有獨立日,沒有國慶日,但是兩者意義相同。而**古代把**即位、誕辰稱為“國慶”。
如今,**國慶節(jié)特指中華*****正式成立的紀念日10月1日。

擴展資料:

演變歷史:
“國慶”一詞,本指**喜慶之事,最早見于西晉。

西晉的文學(xué)家陸機在《五等諸侯論》一文中就曾有“國慶獨饗其利,主憂莫與其害”的記載、我國封建時代、**喜慶的大事,莫大過于帝王的登基、誕辰(清朝稱**的生日為萬歲節(jié))等。因而我國古代把**即位、誕辰稱為“國慶”。今天稱**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節(jié)。

1949年12月3日,******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(xié)的建議,通過了《關(guān)于中華*****國慶日的決議》,決定每年10月1日為中華*****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,為中華*****國慶日。
1949年10月1日中華*****成立后,國慶的慶祝形式曾幾經(jīng)變化。
在新**成立初期(1950─1959年),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,同時舉行閱兵。

1960年9月,****、國務(wù)院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,決定改革國慶制度。此后,自1960年至1970年,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**和群眾**活動,但未舉行閱兵。
1971年至1983年,每年的10月1日,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園聯(lián)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,未進行群眾**。

1984年,國慶35**,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**。在此后的十幾年間,均采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,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**。1999年10月1日,國慶50**,舉行了盛大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**。這是中華*****在20世紀舉行的**一次盛大國慶慶典。

新**成立以來,在國慶慶典上共進行過14次閱兵。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**、1999年國慶50**、2009年國慶60**的三次。

十月一日什么節(jié)日

國慶節(jié)(英文名:National Day)是由一個**制定并用來紀念**本身的法定節(jié)日,它們通常是這個**的獨立、憲法的簽署、元首誕辰或其他有重大紀念意義的**紀念日。**的日期為每年公歷的10月1日。

國慶日,各國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慶?;顒?,以加強本國**的愛國意識,增強**的凝聚力。

各國之間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賀。國慶”一詞,本指**喜慶之事,最早見于西晉。西晉的文學(xué)家陸機在《五等諸侯論》一文中就曾有“國慶獨饗其利,主憂莫與其害”的記載、我國封建時代、**喜慶的大事,莫大過于帝王的登基、誕辰等。因而我國古代把**即位、誕辰稱為“國慶”。

今天稱**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節(jié)。1949年12月2日,******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(xié)的建議,通過了《關(guān)于中華*****國慶日的決議》,決定每年10月1日為中華*****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,為中華*****國慶日。1949年10月1日中華*****成立后,國慶的慶祝形式曾幾經(jīng)變化。

在新**成立初期(1950─1959年),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,同時舉行閱兵。1960年9月,****、國務(wù)院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,決定改革國慶制度。此后,自1960年至1970年,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**和群眾**活動,但未舉行閱兵。

1971年至1983年,每年的10月1日,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園聯(lián)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,未進行群眾**。1984年,國慶35**,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**。在此后的十幾年間,均采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,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**。

1999年10月1日,國慶50**,舉行了盛大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**。這是中華*****在20世紀舉行的**一次盛大國慶慶典。新**成立以來,在國慶慶典上共進行過15次閱兵。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**、1999年國慶50**、2009年國慶60**、2019年國慶70**的四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