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丘劍池探幽

虎丘劍池探幽

穿過虎丘塔廣場西南角,來到“致爽閣”后,再往東,就是“雙井橋”?!半p井橋”橫跨在劍池上,橋面上有兩個井孔,當年寺僧就通過這兩個井孔從劍池里汲水。

“劍池”傳說是吳王夫差埋葬父親闔閭的地方,即闔閭墓。

從“雙井橋”下到劍池旁,頓覺氣象為之一變,“池暗生寒氣”、“空山劍氣深”。舉目但見兩側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,鎖住了一池碧水?!皠Τ亍遍L40多米,水深6米左右,池形狹長,南稍寬而北微窄,形似一把平放著的寶劍。當陽光斜射水面時,寒光閃閃百科,即便是炎夏也給人涼颼颼的感覺。

池水倒映出石橋的影子。石壁上長滿苔蘚,藤蘿野花像飄帶一樣倒掛下來。抬頭望去,拱形的石橋高高地飛懸在半空,十分奇險。

掠過高聳的巖壁仰望虎丘塔頂,再俯瞰腳下幽寒清冽的劍池,頓有如臨深淵之感。劍池巖壁上鐫有多處摩崖石刻,其中“風壑云泉”和“劍池”最為醒目**。前者相傳為宋代米芾所書,筆法瀟灑;后者為篆文,修長飄逸,據(jù)說是晉代王羲之手筆。

“別有洞天”月洞門外,有虎丘的標志性石刻“虎丘劍池”,渾厚遒勁,據(jù)說原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,后因年久風霜剝蝕,“虎丘”兩字斷落湮沒。明代萬歷年間,一個叫章仲玉的蘇州刻石名家照原樣鉤摹重刻,所以有“假虎丘真劍池”之說。 除了歷代文人書法家的揮毫題字,虎丘劍池更是一部幽遠神秘的古墓挖掘史。

據(jù)《史記》記載,闔閭墓當時征調十萬軍民施工,并使用大象運輸,穿土鑿池,積壤為丘;靈柩外套銅槨三重,池中灌注水銀,以金鳧玉雁隨葬,并將闔閭生前喜愛的“扁諸”、“魚腸”等三千柄寶劍一同秘藏于幽宮深處。吳國滅亡后數(shù)百年間,越王勾踐、秦始皇、東吳孫權,曾先后來此探寶求劍,結果都一無所獲。新**成立后,曾兩次抽干劍池水清淤,確曾發(fā)現(xiàn)神秘洞穴和疑似墓道,也證實劍池絕非天然形成,但恐影響上方云巖寺塔的安全,未深入發(fā)掘,隨即封沒。 劍池是虎丘最富傳奇色彩的勝景,明代高啟曾在“闔閭墓”詩中感嘆到: 水銀為海接黃泉,一穴曾勞萬卒穿。

謾說深機防盜賊,難令朽骨化神仙。 空山虎去秋風后,廢榭烏啼夜月邊。 地下應知**國,何須深葬劍三千。

劍池的劍池傳說

提到劍池飛瀑,有一個古老的傳說不能不說一下。劍池相傳是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**的劍工干將和妻子莫邪鑄劍的地方。

據(jù)《吳地志·匠門》記載:吳王闔閭命令干將為其鑄劍,歷時三月,鐵汁不下,如到期不交,干將就會受到吳王之懲罰。

莫邪問計干將,干將說,如以女人配爐神,便可煉成。于是,莫邪投身于爐中。頓時,爐火旺盛,紅光萬道,爐火滅處,只見兩股青光閃爍,橫臥爐底,這便是莫邪用血肉鑄成的雌雄兩劍。在東晉時專集古今神祇靈異人物變化之事的《搜神記》,以及曹丕所著《列異傳》,都寫到了干將、莫邪在劍池鑄劍和干將獻劍被殺,兒子赤鼻舍身為父報仇的故事。

至今在阜溪橋底一塊長滿青苔的黑褐大石上,刻著“周吳干將莫邪夫婦磨劍處”幾個大字。在莫干山蔭山山谷中,被傳說為為莫邪、干將磨劍處。

上有飛瀑懸空瀉下,水經(jīng)石限,形成三疊。旁有亭欄磴道,上下盤旋。四壁摩崖題刻,多屬近人文字。

池對面傍山筑有半亭。傳說典故:假虎丘真劍池虎丘劍池”四個大字。是我國唐代**書法家顏真卿所書。

顏體素有“蠶頭燕尾”之稱,造詣極深。當年他寫這四個大字之后,經(jīng)過很多年“虎丘”二個字逐漸斷落湮沒,到了明代蘇州太守馬之駿命令**的石刻**章仲玉將虎丘二字進行描摹撲刻,但是后人看來總覺得“虎丘”二字沒有“劍池”二字寫得那么好,那么漂亮,所以有“假虎丘真劍池”之說?;蛟S大家會問“憑什么說虎丘二字沒有劍池二字寫得那么漂亮那么好呢?”其實我們細細看“虎丘”虎的一撇和“劍池”劍的一撇,就可看出二字的差距,“劍池”劍的一撇給人感覺非常流暢,而“虎丘”虎的一撇則有明顯的斑斑剝剝描下來的感覺。稱為“假虎丘真劍池”還有另一種意思,這也暗示著闔閭墓的秘密,因為劍池的東西兩壁懸崖陡立是天然形成的,而虎丘的后山則是人工用土壘建而成的,目的就是為了掩蓋吳王闔閭的墓。

蘇州虎丘景區(qū)的劍池里面,究竟有沒有劍?

據(jù)人言: 虎丘中最引人入勝的古跡名勝就是傳為 吳王闔閭 墓的劍池。 池丘深水池,池畔山石疊嶂,飛泉流瀑,池內流水不斷,幽深莫測。

這就是馳名中外的“劍池”風景點,許多聽說或到過虎丘劍池的人,也許都知道劍池是個美妙的地方,但卻恐怕最少有人知道,它還是個像謎一樣神秘的地方呢!傳說劍池不是天然造化之物,而是靠人工斧鑿而成。

劍池水中有著春秋末期 吳王闔閭 的許多寶劍,劍池下面埋葬著吳王闔閭的尸體和珍寶。當時, 秦始皇 稱帝后為了找到吳王闔閭的墓穴,挖出他陪葬的許多珍 寶和寶劍,于是調兵遣將,從咸陽不遠千里到達虎丘山下安營扎寨。他們四處打聽,八方開掘,可是折騰了好久卻一無所得。 楚漢相爭 時, 楚霸王 不知人哪里聽到了關于劍池的傳說,也對它產(chǎn)生了強烈的興趣。

他帶人來到劍池,興師動眾,大肆開掘,結果,和秦始皇的遭遇一樣,連吳王闔閭的刀劍蹤影也沒有看到,更不要說吳王闔閭的墓穴了。三國朝代,東吳 孫權 也夢想能找到吳王闔閭的墓穴,他親自帶領兵馬來到虎丘劍池開挖,但仍是毫無所獲,晉代大司徒王旬和他的弟弟司空 王珉 為了尋找到傳說中埋在劍池下面的寶藏,竟把自己的館舍建到了虎丘,但是等待著他們的還是失望。 當然,在當時的和明、清等各代,許多人都對此持懷疑。

自宋以來, 有一位不太有名的古人,在一本叫作《 山志 》的書中記下了這樣的一件事:公元1512年,蘇州劍池忽然水干見底,當時,人們奇異地看見一面池壁上有扇緊關著的石扉。有的游人的好奇心的驅使下,竟然大著膽子下到池里去探訪。在劍池的石壁上,人們看見了明代宰相 王鏊 (áo)等人留下的題記……。

這段記載盡管很簡單,但它無疑地向人們表明,以前關于劍池埋葬著吳王闔閭和大量珍寶的傳說,并非完全是無中生有,而很可能就是事實。 2008年6月9日, 蘇州虎丘 **景點劍池清淤工作已近尾聲,神秘的虎丘劍池底部又一次“重見天日”。 具有兩千多年 歷史 的虎丘劍池為蘇州虎丘山風景名勝區(qū)重要景點之一。

然而,近日該景區(qū)工作人員在 現(xiàn)場勘查 時發(fā)現(xiàn),位于“虎丘劍池”景點西側一圓形“別有洞天”石洞門墻體上方有一處墻磚“鼓突”,后經(jīng)專家考證確認,此現(xiàn)象緣由雨水常年沖刷“積勞成疾”而導致“別有洞天”石拱門變形移位。為防止墻體坍塌的隱患,蘇州園林部門確定將“別有洞天”景點拆除維修,同時其北側的“劍池”水先抽干以便整體修復還原。在抽干水后曾經(jīng)“池暗生寒氣”、“空山劍氣深”的劍池。在近20年來首次見底,而該池北面一個呈三角形的“洞口”,即相傳吳王闔閭的墓穴入口也初露端倪。

據(jù)史料記載,劍池水深約5米,溝壑的南面較寬,北面較窄,其形狀似一把利劍。相傳這里便是當年埋葬吳王闔閭的墓穴入口。 當然,至于劍池里有沒有劍,目前還沒有人斷言。 我個人到是覺得虎丘劍池里是有劍的,至于事情的真相,相信隨時間的流逝遲早會得以發(fā)現(xiàn)。

本人去過那里,聽附近老人說最早劍池是有劍的,后來人為破壞之后就沒有了,再有一說就是劍池是形容池子的形狀。劍池下面的大巖石顏色泛紅,據(jù)說是吳王保護陵墓殺*成千工匠之地。

虎丘劍池到底有些什么東西?歷史上有些什么傳說?

虎丘中最引人入勝的古跡名勝就是傳為吳王闔閭墓的劍池。從千人石上朝北看,“別有洞天”圓洞門旁刻有“虎丘劍池”4個大字,渾厚遒勁,原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獨子顏頵所書。

圓洞內石壁上另刻有“風壑云泉”,筆法瀟灑,傳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所書。

崖左壁有篆文“劍池”二字,傳為大書法家王羲之所書。據(jù)方志上記載,劍池下面是吳王闔閭埋葬的地方。這所以為劍池,因入葬時把闔閭生前喜愛的“扁渚”、“魚腸”等金劍作為殉葬品,同時埋在他的墓里。劍池廣約45米,深約6米,終年不干,清澈見底,可以汲飲。

唐代李秀卿曾品為“天下第五泉”。